人民币上血迹DNA检验
作者:毕思特科技 来源:毕思特科技 浏览数:1626 发布时间:2018/9/3 10:42:47
人民币上血迹DNA检验
关键词 : 人民币; 血迹; DNA
人民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流通十分频繁,在侦查、破案中,人民币上血迹DNA检验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笔者在近两年遇到5起与人民币相关的案例,现报道如下:
在实际工作中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动机可分为仇、为情、为财或无目的(精神病人作案)等。俗话说:“鸟为食亡,人为财死”。为了钱财进行盗窃、抢劫甚至杀人的案件在刑事案件中占了很高比例。由以上5个案例可以看出,人民币上血迹作为一种特殊的证据,在案件的侦查突破中显示出独特的价值。
那怎样才能有效地发挥人民币这个特殊载体的作用呢?
第一,要善于发现它。在抢劫、因财杀人等案件中,如果犯罪分子有可能在作案中受伤,或者受害人出血量较大,那被抢的人民币上带血的可能性很大。其次,案件基本情况确定下来后,应迅速查找在案发近期有无带血迹的人民币出现。人民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流通十分频繁。作为人民币的暂时拥有者——犯罪分子,一般只会注意其面值,而忽略其它特征,即犯罪分子获取金钱后,一般不会象毁弃作案工具、作案时的衣物等物件一样毁弃人民币,而常会拿去消费。因此一旦怀疑丢失的人民币可能带有血时,应迅速地在现场附近调查,尤其是宾馆、饭店、商店等消费场所。
第二,要善于利用它。首先,拿到表面似带有血迹的人民币时,应严格按照预试验、种属试验及DNA检验三个步骤来进行,缺一不可。其次应估计一下检材含量,如检材量较多,则按照预试验、种属试验及DNA检验三个步骤来进行检验,问题不大。如检材量少,在进行DNA检验时,笔者提倡直接剪取人民币,因为人民币本身也是一种纸质材料,吸附能力较强,有时如实验者经验不足,转移得不是很好的话,容易造成转移载体和人民币均不能很好进行DNA检验,直接的后果就是DNA扩增产物电泳跑出的基因位点数偏少甚至没有,以致于无法进行有效的比对,这在检材量少时尤其容易发生。
对人民币上可疑血迹的检验,有时往往可以使案件出现柳暗花明的效果,各级侦查单位领导和侦查人员如在现场分析、破案侦查过程中多了“人民币血迹”的意识,那无疑又使破案工作多了条途径,为达到“向科技要破案力”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