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垫特征的检验和利用
作者:毕思特科技 来源:毕思特科技 浏览数:1434 发布时间:2018/6/12 11:41:58
鞋垫特征的检验和利用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穿鞋时也逐渐讲究舒适和卫生,因而在鞋中铺一双鞋垫已经成了人们穿鞋的一种习惯。在一些刑事案件现场,我们有时除了能够发现犯罪嫌疑人遗留的鞋子外,还能发现犯罪嫌疑人穿用过的鞋垫,特别是有的刑事案件现场犯罪分子用新买的鞋穿到现场作案,但有时会在里面垫上一双平时穿用的鞋垫。在这样的案件中我们除了对犯罪嫌疑人穿着的鞋子进行检验外,对鞋中的鞋垫进行检验鉴定在案件的侦破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对鞋垫进行检验与对鞋进行检验有所不同,其特征的发现和利用有自身的特点,通常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鞋垫进行检验。
一、鞋垫本身加工特征的利用。鞋垫由于其利润低、生产工艺简单,一般均由手工作坊生产而成,因而在生产过程中均能反映出生产加工者在制作过程中的一些个人特点,包括所用材料、夹层中的填充物、生产加工中的针角的距离等特征,特别是加工者所绣的一些文字和图案,这些特征由于加工者个人的喜好不同、制作水平的差异以及加工特点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繁荣差异,这些差异都具有个人特点。因而在特定的范围内,可以利用其生产加工等特点进行辨认,以此寻找加工者和穿用者的有关情况,从而为发现犯罪嫌疑人提供线索。
二、鞋垫上穿用特征的利用。鞋垫上穿用特征是赤脚或穿袜脚在鞋内直接或间接对鞋垫作用后形成的汗垢磨损脚印形态,这些特征反映了人体行走运动和脚的形态方面的个体特征。汗垢印是由于人体内的汗液通过足底面接触鞋垫形成的脚印形态。一般情况下,鞋在穿用一定时间后,鞋垫上均能够反映出行走运动中形成的汗垢磨损脚型形态。由于汗垢磨损是在行走运动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它不但反映了穿鞋人的脚型,同时也反映穿鞋人运动痕迹的某些特征,这就为利用鞋垫的穿用特征进行同一人穿用不同鞋垫 的同一认定提供了客观依据。
三、鞋垫上附着物的利用。鞋垫在长期的穿用过程中,会有人体组织碎屑、袜纤维、毛发、汗垢和泥土等大量的物质附着。这些物质中既有能直接认定人身的人体组织碎屑,也有反映犯罪嫌疑人生存环境的各种微量物质。因而,鞋垫上的附着物在足迹检验鉴定中也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对其进行检验鉴定对案件的侦破和认定犯罪嫌疑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鞋垫上反映出的脚的特征的利用。鞋垫在穿用过程中由于与脚各部位长时间的磨擦和汗渍的重复侵蚀,通常都能反映出穿用者脚的整体形态和各部位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对于一些脚的某一部分具有某种缺陷的人来说,据此可以缩小犯罪嫌疑人的范围,在发现嫌疑人后还能直接认定穿用者本人。
我们在从以上四个方面对鞋垫进行重点检验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鞋垫嗅源的提取和利用。鞋垫在鞋中使用的时间较长,大量的汗垢长时间堆积导致鞋垫上粘附的人体气味较浓而保存的时间较长且不宜遭到破坏,因而,在对其检验前应注意提取嗅源,以便采取警犬追踪的措施。
二、鞋垫上汗垢脚印的显现和增强技术。鞋垫在穿用过程中由于脚底汗腺分泌的汗液的侵蚀回形成汗垢脚印,但由于有的鞋垫穿用的时间短,反映不出穿用者脚的特征,只有对其进行显现和增强,才能够被利用。通常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对鞋垫进行处理:
(1)紫外照相法。将鞋垫放在暗室中,用紫外灯进行紫外照相可以得到比较清晰的汗垢脚印。
(2)化学试剂显现法。鞋垫在穿用过程中含有汗液,汗液中的氨基酸、氯离子与茚三酮作用可以生成蓝紫色物质,从而显出汗垢脚印。
以上两种方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先无损后有损的原则将其作为一种显现增强技术的两个步骤进行运用。
三、鞋垫上穿用特征的变异性。鞋垫在长时间的穿用过程中起其形态为发生一些变化,变化的大小与鞋的大小、鞋垫本身的质量、穿用的环境、穿用时间的长短、穿用者本身脚的出汗的情况和穿用者的职业等多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