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毕思特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首页 北京毕思特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介绍 北京毕思特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展示 北京毕思特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列表 北京毕思特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目录 北京毕思特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新闻 北京毕思特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 北京毕思特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案例 北京毕思特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主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中心 >

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恐怖主义特种袭击的防护

作者:毕思特科技 来源:毕思特科技 浏览数:9895 发布时间:2011/12/9 11:51:51

17.6K

 第一节 核武器袭击的防护

 
  一、什么是核武器
  
核武器是利用原子核反应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等统称核武器。核武器的威力用梯恩梯当量简称当量来表示。梯恩梯当量就是指核武器爆炸时所释放能量相当于多少吨梯恩梯炸药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例如:一颗原子弹爆炸时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万吨梯恩梯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那第该原子弹的威力就为2万吨当量。核武器的威力远远超出常规武器。原子弹内1千克核装料就相当于2万吨梯恩梯炸药;氢弹内1千克核装料相当于6万吨梯恩梯炸药。核武器爆炸后的特点是:放出的能量大,杀伤破坏因素多,作用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因此,核武器是一种大规模的杀伤破坏性武器。
  二、核武器的爆炸方式和外观景象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为空中爆炸,地面爆炸,地下爆炸,水面和水下爆炸等几种。空中爆炸(简称
空爆),地面爆炸(简称地爆),判断方法就是看核爆炸火球是否触地。火球触地为地爆,不触地为空爆。当量相同爆炸方式不同的核武器的杀伤破坏效果不是同的。如,地爆能破坏地面或地下的坚固目标,杀伤工程内人员,造成严重的放射性沾染。空爆能杀伤地面目标及工矿、交通枢纽和城市建筑等,并形成一定的放射性沾染。
  核武器空爆或地爆后将依次出现闪光、火球、尘柱、蘑菇状烟云,在一定距离内还能听到巨大响声,这些就是爆炸的外观景象。
  三、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污染等。前面四种杀伤破坏因素是在核爆炸最初的几秒至几十秒钟之内产生的,因此又称瞬时杀伤破坏因素;而放射性污染,可以持续几个月、几年或更长的时间,称缓效杀伤因素。这五种杀伤破坏因素在核武器爆炸总能量中所占比例一般是:光辐射约
35%,冲击波约50%,早期核辐射约5%,放射性沾染约10%,核电磁脉冲所占比例很小。
  1.光辐射
  光辐射就是核爆炸时从火球中放射出来的强光和热,它由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组成。它具有大量热能,火球中心温度可达几千万度,比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要强千万倍。光辐射是核爆炸时最早,最明显的信号。这个信号在几百、几千米的范围内能看到,夜间看到这个信号就更远了。光辐射以光速沿直线向四周传播,可被不透明物遮挡。其作用时间大约在几秒到几十秒之间。

光辐射能灼伤人员的皮肤,造成眼角膜和视网膜灼伤,闪光可引起闪光盲,吸入炽热空气可导致呼吸道烧伤。光辐射能使物体熔化,灼焦、炭化和燃烧,形成大面积火灾,造成人员间接损伤,它是核武器对城市的主要危害。
  2.冲击波
  冲击波是核爆炸时高温高压火球猛烈膨胀,急剧压缩周围空气而形成的高压、高速、高温气浪。气浪内的高压气体和高速运动的气流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对人体和物体造成挤压和抛掷方式的破坏作用,造成人体的肺、胃、肝、脾出血破裂。还可造成人体皮肉撕裂和骨折。冲击波能使建筑物顷刻间倒塌,瓦砾和玻璃片四处飞散,砸死压伤室内的人员,从而造成对人员的间接伤害。

  3.早期核辐射
  早期核辐射是指核爆炸最初十几秒钟内射出来的中子流和伽马(γ)射线。这些射线肉眼是无法看到的,它们像射线那样,能穿透人体和物体,这是核武器所特有的杀伤因素。早期核辐射呈直接传播,当人们发现闪光时,早已受到射线作用了。
  早期核辐射射到人体上,能破坏组织细胞。当射线对人体的照射量在到一定程度时,人就会得急性放射病。早期核辐射射到土壤、食盐、碱、食品和某些金属器具上,会使这些原来没有放射性的物质产生放射性,也能对人体造成伤害。早期核辐射还能使光学玻璃变暗、胶卷曝光、化学药品失效,并能影响电子仪器的性能。
  4.核电磁脉冲
  核电磁脉冲是核爆炸瞬间产生的一种强电磁波。它与自然界的雷电十分相似,其作用半径可达几千千米。核电磁脉冲能消除计算机上的贮存的信息,使自动控制系统失灵,能破坏各种通信联络设备以及使家用电器受到干扰和破坏。它对人员杀伤作用相对较小。

  5.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污染是指核爆炸时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对地面、人员、水、空气及其他物体所造成的污染。在核爆炸的蘑菇烟云中,有着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与带到烟云中的地表物质混合在一起,具有很强的放射作用。它们在重力和高空风的作用下,逐渐降落到爆心下风向的广大地面上,使地面和地面上的植物、水、空气、房屋等各种物体受到放射性污染。造成污染的放射性物质,能放出对人体有害的
αβγ射线,对人体造成内照射、外照射伤害,体内伤害要比体外照射严重得多。
  四、对核武器的防护
  1.核袭击前的防护
  核武器虽然是一种大规模的杀伤破坏性武器,但不能谈
色变,只要认真学习防护知识,加强防护训练,做好平时和战前的准备工作,可以最大减轻或避免其伤害。
  (1)平时的一般要求
  光辐射虽然有较大的杀伤力,但它是直线传播的,各种不透明的物体对它有阻挡作用。我们可以利用人防工事,以及水沟、矮墙、各种不透光的障碍物来保护自己。

  冲击波有很大破坏力,但地下工程能有效地削弱冲击波的破坏作用。同时,利用地形地物和以正确姿势卧倒也能有效防冲击波。
早期核辐射虽然穿透能力强,但各种地形地物都能起到削弱作用。例如:1米厚的土层或0.7米厚的钢筋混凝土能使早期核辐削弱到原来的1%
  放射性沾染。凡是能防止灰尘进入的工程,都能有效的防止放射性污染物的伤害。在工程里安装空气滤毒设备,就能把外界的放射性污染尘埃过滤掉。
  (2)战时的一般要求
  在接到转入战时的通知后,所有人员都要服从人防部门的统一指挥,加强组织纪律性,顾全大局,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做好临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对粮食、水源及各种重要物资器材,可通过复盖、埋藏或山洞贮存等方式进行保护。对地下室应进行清理,落实防火密闭措施。每个人员都应准备一些必要的防护用具和生活用品,带上个人证件等。要熟悉掩蔽工程的位置,入口标志,进入工程的路线、行动方式和防护器材的使用方法,还要牢记防空警报信号。

  2.核袭击时的防护行动
  (1)听到预先警报时的行动
  听到预先警报后,室内人员应迅速拉断电闸、熄灭炉火、关闭媒气、门窗、携带个人防护用具和必须的生活用品,按定人、定位、定路线的要求,迅速有秩序地进入人防工程。路上行人、车辆和公共场所的人员,应听从指挥,迅速到指定地点隐蔽。

  (2)看到核爆炸闪光时的行动
  对于来不及进入防护工程和其它隐蔽场所的室内外人员,闪光就是爆炸的信号。见到闪光后,应立即就近利用地形、地物采取防护动作。室外人员防护动作要领是:在广阔地带应背向爆心方向卧倒(重点考虑保护头部),双手交叉垫于胸前,脸部夹于两臂之间、闭眼、闭口,热浪到时暂停呼吸,两腿自然伸直。利用较大地形、地物时,如矮墙、花坛等,可横向爆心卧倒,即考虑身体,又要考虑头部。地形、地物较小时,可面向爆心卧倒,优先考虑头部;在卧倒时要避开易倒塌的建筑物及易燃、易爆物品,如高大建筑物,大油罐等。
  室内人员发现闪光后,应立即利用墙的拐角或墙根卧倒,最好在靠近墙角的桌下或床下卧倒。应避开门窗,以免玻璃碎片对人体造成间接伤害。
  (3)放射性灰尘沉降时的行动
  为了防止飘散沉降下来的放射性灰尘随呼吸道吸入体内或降落到皮肤上,污染区的人员要及时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也可用毛巾捂住鼻,扎好裤口、袖口、领口(扎三口)。用雨衣、塑料布、床单等简便器材把暴露的皮掩盖起来,转入安全地带。处于放射性物质沉降地区的居民,应关闭门窗,防止灰尘入内。
  (4)人员在污染区的行动
  当人员在污染区行动时,不要随便接触受污染物品,不要坐卧和脱下防护器材,严禁在污染区内停留,应按照专业人队设置的标志,避开污染严重的地区。乘车时,除要做好个人防护外,要关闭车窗,盖严逢布,加大车距。车上人员不要随使下车,上车和下车时尽量不接触车轮和挡泥板。
  五、对放射性污染的清除
  1.当人员遭受污染后,要及时清除皮肤和服装上的放射性灰尘。清除服装上放射性灰尘的办法是自己或互相拍打和抖拂服装。要领是:拍打和抖拂人员站在上风或侧上风方向,按照自上而下,先外后里的顺序拍打,抖拂30——40次。抖拂时,应抓住受污染服装的两肩或裤腰,按上提要轻、下甩要重的原则用力向下抖动。拍打、抖拂完毕,方可摘掉口罩、手套等,也可采用洗涤法。面部、耳窝、颈部和双手等处的污染灰尘,可用干布或湿毛巾擦试。有条件时,再进行全身淋浴,并更换清洁衣服。
  2.对道路、地面污染灰尘,要根据污染程度来确定,一般可用清水冲洗等办法清除。
  3.对粮食、蔬菜的污染灰尘清除,与包装方法有关。对包装密封的粮食,只需对包装进行清除;对包装不好的粮食,宜采用去除表皮和水洗的方法进行清除。对水果、蔬菜,主要采用清水冲洗和剥皮的方法;对馒头等熟食,可剥掉表皮;对饮用水,可采用士壤净化过滤或吸附凝沉方法进行净化处理。处理后的粮食和水等均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食用。
误食了受污染的食物和水时,必须尽早处理。可采用催吐、洗胃、多喝水、利尿法排出。有条件时,可按医生要求服吸附剂、缓泻剂,加快放射性物质排出。
 
第二节 化学武器袭击的防护
 
  一、什么是化学武器
  用于战争目的,以毒害作用杀伤人员,牲畜并毁坏植物的有毒物质叫做毒剂。装有并能放出毒剂的武器、器材,总称
化学武器,如装有毒剂的炮弹、航弹、火箭弹、导弹、飞机布洒器等。
  有毒的化学物质不一定就是毒剂,如敌敌畏、二氧化硫虽然有毒,但其毒性远比毒剂低得多。毒剂的毒性很高,如光气、双光气毒性较氯气大10倍。有的毒剂在空气中的含量达0.0001/升时,人吸1分钟就会死亡。
  二、化学武器的特点
  化学武器与常规武器相比,通常有以下特点:

  1.杀伤途径多
  毒剂可以气、烟、雾、液态和粉末态使用。染毒的空气可经眼睛接触、呼吸道吸入、皮肤吸收等途径使人、畜中毒;染毒的食物和水可经消化道吸收,使人中毒。

  2.杀伤范围广
染毒的空气无孔不入,所经之处都有杀伤效果。

  3.作用时间长
  化学武器能杀伤有生力量而不毁坏物资和设施,可根据作战需要,选用致死性或失能性,暂时性或持久性的化学武器。

  三、毒剂的种类和性能
  毒剂种类很多,按毒害作用可分为以下五类。

  1.神经性毒剂
  神经性毒剂是破坏人体神经系统的一种毒剂。在现有毒剂中,它们的毒性高最,主要有以下三种:

  (1)沙林
  沙林是无色液体,有微苹果香气味,溶于水,较易挥发,主要造成空气染毒,人经呼吸道吸入或皮肤渗透后中毒,它的液滴,也能使地面染毒,但由于不断挥发进入空气,液滴存在时间较短。沙林在热水中或碱水中毒性很快消失。
  (2)梭曼
  梭曼与沙林相似,其不同点是:有樟脑味,毒性比沙林大。能呈气态、气雾和液态,经呼吸道吸入和皮肤渗透使人中毒。不易挥发,比沙林作用时间长;中毒后比沙林难治。梭曼在沸水中能水解成无毒产物,氨水中对染有梭曼的空气消毒。
  (3)维埃克斯(VX)
  维埃克斯是有臭味的油状液体,易溶解于汽油等物质。它很难挥发,主要呈液滴状态,液滴可存留十几天而不消失。它对皮肤的渗透能力很强。

  神经性毒剂进入人体后,迅速破坏神经,产生各种症状。主要症状有:胸闷、瞳孔缩小、视力模糊、流口水、多汗、肌肉跳动,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抽搐而死。
  2.糜烂性毒剂
  能使细胞组织坏死、溃烂的毒剂,叫做糜烂性毒剂,主要是芥子气、路易氏气。

  芥子气是有大蒜气味的油状液体,不易挥发,液滴能在地面上存留几天、十几天。它难溶于水,易深于汽油等物质中,很容易渗透皮肤和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使人体中毒。当它们液滴或气雾接触到人的皮肤时,一般经2小时~4小时可能出现红肿和小水泡,然后变成大小泡,水泡破裂后引起感染,使皮肤糜烂。人吸入芥子气后,在短时间内就会出现支气管炎、流涕、咳嗽,严重时呕吐、便血、甚至死亡。眼睛接触到芥子气时,会引起炎症,严重时还会失明。
  3.窒息性毒剂
  损伤肺组织、引起肺水肿、使人窒息而死的毒剂,叫做窒息性毒剂,主要有光气等。光气是有烂干草气味的无色气体,平时像液化气石油那样贮存在铁罐里,它容易被多孔性物质所吸附,在水中极易发生反应而失去毒性。因此,光气不能使水染毒。光气也能与碱性物质作用而被消毒,也容易被活性炭吸附。

  光气中毒有4小时~12小时的潜伏期。光气中毒的强烈刺激会导致肺气肿窒息而死。
  4.全身中毒性毒剂
  破坏人体细胞的氧化功能,使红血球失去输氧能力,引起窒息死亡的一类毒剂,叫做全身性中毒性毒剂,这类毒剂包括氢氰酸和氯化氰。

  氢氰酸是无色而有苦杏仁味的极易挥发的液体,易溶于水并使长期染毒。氯化氰是无色而有较强刺激味的极易挥发的液体。这两种毒剂极易使空气染毒,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使人中毒。
  人中毒后,舌尖麻木,严重时很快感到胸闷、呼吸困难、瞳孔放大、强烈抽搐而至死亡。氯化氰对眼睛和呼吸道还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5.失能性毒剂
  使人精神失常,四肢瘫痪的毒剂,叫失能性毒剂,主要是毕兹。它是烟状使用的固体毒剂,人吸入一般不会死亡,过一段时间后症状消失,恢复正常。

  毕兹中毒后,人产生幻觉,判断力和注意力减退,出现狂躁、激动、口干、皮肤潮红等症状。1962年美军正式装备毕兹,1963年在侵越战争中使用。
  四、对化学武器的防护、消毒和急救
  1.发现与防护
  (1)发现
  所谓发现,就是及时确定化学武器,袭击的时间、地点和毒剂种类,通常采用“听的方法,这对于正确采用防护措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事先认清民防部门规定的警报信号及其含义。学会识别民防专业队对毒区的标志,一般毒剂标志牌的背面是毒区,人员尽量绕开毒区通过。学会根据染毒症状,初步判断化学袭击。例如:敌机在城市上空低飞并洒大量烟雾;敌机通过后或炸弹爆炸后,地面有大片均匀的油状班点;多数人突然闻到异常气味或眼睛、呼吸道受到刺激;看到大量动物异常变化,如:蜂、蝇飞行困难,抖动翅膀,或麻雀、鸡、羊等动物中毒死亡;花草、树叶发生大面积变色或枯萎等。总之,发现大面积异常变化,怀疑是化学毒区,应及时采取防护措施,报告民防部门侦察断定。
  (2)防护
  防护措施有两种:一种是集体防护,这就是撤离毒区,进入具有三防投施的民防工程,它能有效地阻止毒剂伤害人员;另一种是个人防护,即用防毒面具保护人的呼吸道和眼睛,用防毒衣保护人的身体。如没有以上器材也可以用简易器材保护人的呼吸道、眼睛和皮肤,如防毒器口罩、防毒筒、防毒眼镜、雨衣塑料布、橡胶手套、胶靴等。

  2.消毒
  使毒剂失去毒害作用的措施叫消毒。消毒的主要办法是用药剂破坏毒剂的毒性。在各种毒剂中,只有呈液滴状使用的毒剂(如芥子气、维埃克斯、梭曼等)需要消毒,而对光气、氢氰酸、苯氯乙酮等毒剂,一般不需要消毒。

  (1)对人员中毒的消毒
  当毒剂液滴溅到人员身体上时,应立即脱去染毒服装(对皮肤消毒可概括为吸、消、洗三环节)。

  用棉花吸去皮肤上的毒剂滴液,(由外向里进行擦试消除,避免扩大染毒面积);用棉球蘸专门的消毒药液擦试消毒;没有专门消毒液时,也可用小苏达水、肥皂水或大量清洁水冲洗,应当注意,冲洗眼鼻口的消毒液与皮肤消毒液是不一样的。紧急情况下,要用大量清水或2%的小苏达水冲洗眼睛。
  (2)对染毒服装的消毒
  在远离居民区的下风方向,用热碱水煮沸
1小时-2小时即可消毒。对暂时不用的衣物制品,也可在下风方向吹晒,进行自然消毒。
  (3)对染毒食品的消毒
  对有包装的罐头类食品,只需对表面消毒后,就可食用。对没有包装的食品,一般应销毁。所以在战时,食品应放在各类密封容器中。

  (4)对染毒水的消毒
  当自来水系统被破坏后,应对染毒水消毒。消毒方法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漂白粉和混凝剂(如明矾、硫酸亚铁、氯化铁。明矾的用量为每千克水中加
0.01-0.03克)。然后搅拌,待沉淀后过滤。过滤装置由布袋、卵石层、炭粒层和盛水器组成。无论采取什么办法,都要经检验后方可食用。
  3.急救
  急救的原则是:

  (1)首先自救,然后互救,对症下药;
  (2)把中毒伤员移出毒区或给他戴上防毒面具,防止继续吸入毒剂。
  (3)急救必须及时,越早效果越好。
  (4)一定要在确定毒剂种类的基础上,使用急救药物。
  急救时,应及时将中毒者送往医院,或让医生前来救护。
 
第三节 生物武器袭击的防护
 
  一、什么是生物武器
  
生物武器是以由生物战剂及其施放器材构成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又称细菌武器。包括装有生物战剂的炮弹、航弹、火箭弹、导弹和航空布洒器、喷雾器等。生物战剂是用以杀伤人员、畜和破坏农作物致病微生物、毒素和其他生物性物质的总称,又称细菌战剂。
  1.生物战剂的分类
  (
1)按照对人体的伤害程度,分为失能性战剂和致死性战剂。失能性战剂能使人员丧失战斗力,如布氏杆菌等;致死性战剂能使人员丧失战斗力,如布氏杆菌等;致死性战剂能使人患严重疾病,死亡率大于10%,如黄热病、鼠疫杆菌等。
  (2)按照所致疾病的有无传染性,分为传染性战剂和非传染性战剂。传染性战剂传染快,一旦流行,能待续一段时间,如鼠疫、天花等。非传染性战剂,只感染接触者,如肉毒毒素等。
  2.生物战剂的施放方法
  (
1)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生物战剂分散成微小的粒子悬浮在空中,这种微粒和空气的混合体叫气溶胶。它能随风飘移,污染空气、地面、食物,并能渗入无防护设施的工程,人吸入却能致病。这是敌人使用生物武器的主要方法。
  (2)投放带菌昆虫、动物和其它媒介物。昆虫等被生物战剂感染或污染后,以各种形式将病原体传给予人员,使人致病。
  (3)其它方法。用生物战剂污染水源、食物、通风管道或遗弃带菌物品、尸体、交换战俘等。
  3.生物战剂侵入人体的途径
  (
1)吸入生物战剂污染的空气。通过呼吸道吸入人体,感染致病,如鼠疫、天花等。
  (2)误食。食用被生物战剂污染的水、食物而得病,如霍乱等。
  (3)接触带菌物品。生物战剂可以直接经皮肤、粘膜、伤口进入人体,如炭疽杆菌等。
  (4)带菌昆虫叮咬。被带有生物战剂的昆虫叮咬后而致病。
  二、生物武器的特点
  1.面积效应大。在现代战争中,作战部队多采取流散配置,因而武器的面效应受到军事专家的重视。在核、化、生物武器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中,生物武器的单位重量的面积效应最大。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一加飞机所载核、化学、生物武器的杀伤面积分别为:
1枚百万吨级核武器为300平方千米,15吨神经毒剂为60平方米,10吨生物战剂可达数千平方千米。
  2.具有致病性和传染性。许多生物战剂,如鼠疫杆菌、霍乱弧菌等,能从病人体中排出,使周围健康人感染,在人群中蔓延流行。
  3.生物专一性。生物武器只能伤害人、畜、农作物等生物,而不破坏武器装备、建筑物等物体,适于攻击不拟破坏的目标区。
  4.没有立即杀伤作用。生物战剂进入肌体后,必须经过达若干小时或数天后方能发病。它不能使被攻击者立即停止战斗行动,一般不宜作战术武器使用。
  5.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生物战剂是活的微生物或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物质,温度、湿度、日光和多种理化因素都能影响其活性。即使有低温下保存,生物武器的贮存时间也较短。生物武器在使用时也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大。
  6.不易被发现。生物战剂气溶胶无色、无味,加之敌人多在黄昏、夜间,拂晓秘密施放,所投的昆虫、动物容易和当地昆虫、动物混淆,没有表面性区别,所以不易被人发现。
  三、对生物武器的防护
  1.生物武器袭击的发现
  (1)施放迹象。飞机低空飞行时尾部有云雾或撒下其他杂物;炸弹爆炸,弹坑周围有粉末或水珠残迹,昆虫、小动物出现的数量与季节、场所反常等。

  (2)发病情况。在短时间内发现大批症状相同的病人、病畜;发生当地没有的疾病或发病季节反常等现象。
  2.生物武器的防护
  生物武器的使用一般通过布撒生物战剂气溶剂和投放带菌的昆虫等途径,因此,对生物武器的防护,主要是针对生物战剂气溶液和投放昆虫的防护。凡能防护化学武器的措施,均能有效地防护生物战剂。通常个人防护采用
戴、扎、涂、服的方法,集体防护采用进入有三防设施的人防工事。
  如发生污染区,要立即封锁隔离病人和进行救治。
  3.在生物战剂污染区内的行动
  (
1)会识别污染区的标志,进行个人防护,遵守污染区内的行动规则。
  (2)发现病人时,先进行隔离,报告医务人员妥善处理,尽量不与病人接触。
  (3)对污染区内的房屋、器具和环境要彻底消毒。
  (4)杀虫、灭鼠。杀昆虫的方法可用打、捕、烧、熏或喷洒农药。对老鼠可采用打、扑、挖、灌及毒药灭鼠,使用鼠药时也要注意安全。平时也要灭鼠和扑杀有害昆虫,战时才能减少传播媒介。
  4.有条件可转移到有滤毒通风的人防工事内。
  5.离开染毒区域后,脱去污染衣物,及时进行洗消。
  6.必要时应到医务部门检查或诊治。
 
第四节 恐怖主义事件中的自救与防护
 
  一、什么是恐怖主义
  恐怖,犹如一个阴暗的幽灵,自古即已有之。18世纪以前,各国发生的恐怖活动基本以暗杀、投毒为主,形式简单,爆发频率低,范围以国内为主。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民族分裂主义、极端宗教主义和恐怖主义发酵膨胀,恐怖活动已发生质的变化,爆发频率越来越频繁。恐怖袭击已成为各种非法武装和组织所惯用的一种重要行动方式,由过去独立分散逐步走向国际化;袭击手段也已由过去传统的暗杀和投毒发展成为集暗杀、劫机、爆炸、投毒、绑架、劫持人质、
自杀性攻击,以及核、生、化袭击等于一体的多种形式;袭击的重心也由一般地域转向城市内具有象征意义或特定人群活动密集的大型场所。何谓恐怖主义?美国学者本杰明认为:恐怖主义是蓄意的、有组织的暗杀,用以威胁和残害无辜者,使其感到恐惧,以此来达到政治目的。兰德公司的学者詹金斯将恐怖分子定义为:为了达到政治目的而使用暴力的个人或团体。恐怖主义是一种有目的的,突发的暴力行为;恐怖主义通过暴力事件来造成社会影响;恐怖主义的暴力事件具有政治性,恐怖主义与人类社会道德及政常的法律秩序相违背,它是一种有组织的犯罪行为。
  一般来说,恐怖主义一词含有以下要素:暴力性;不可预测性;象征性(目的性);政治性。
  二、当代恐怖主义的特点
  (一)恐怖活动突发性强
  现代城市的高速发展,使各种非法组织制造恐怖袭击的目标和时机可选择余地大,他们在制造恐怖事件之前往往到处发布各种真假难辨的信息;或是对外隐藏任何消息,只通过人员徒步送信等传统方式、计算机网络传递邮件等各种手段,以事先约定的隐蔽方式进行暗中沟通联络,传送各种命令和指示;或使用隐藏在某些特定信件或录像中的一些片段等隐蔽手段进行密语联络。恐怖人员,通常是启用隐藏在社会群体中具有合法身份的受训分子,这些人员隐蔽性极强。他们一旦接获特定的信号指示后,会立即进行周密而细致的准备,并伪装成普通人员,通过多种意想不到的手段,对预定目标实施恐怖袭击。因此,恐怖活动具有很强的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预先防范和事后追捕极其困难。
  (二)恐怖行动隐蔽狡诈
  恐怖袭击目标不确定性大且选择余地大,攻击时机和行为捉摸不定,隐蔽伪装性强,“袭击信号
真假难辨。特别是现代恐怖袭击不择手段,既可能选择传统的暗杀、投毒,也可能选择在大型场合或场所劫持人质、制造爆炸事件,甚至劫机撞击人员密集的大型建筑物,或以核、生、化武器、计算机网络病毒进行威胁和攻击等。
  (三)恐怖活动影响面大
  恐怖袭击由于选择的多是高价值的重要目标,手段血腥恶劣,使用装备器材破坏力大。因此,恐怖袭击一旦发生,对民众心理、金融贸易、社会正常秩序,甚至政府的声誉等都将会造成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敌对势力身藏暗处,易于脱逃,且打着各种煽动
旗号,对国家、政府和人民乃至国际社会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
恐怖事件中的自救与防护
  
1.收到陌生的邮包不要轻易打开;
  2.在公共场所勤观察,人多混乱之时,不凑热闹;
  3.在公共场所发现无主包裹,千万别贪小;
  4.外出时,不轻易接受陌生人的礼物;
  5.发现恐怖分子在搞活动,应坚决予以制止,并迅速向有关部门报告,必要时将其扭送公安部门。
  6.遭遇恐怖袭击时,要镇定自若,服从现场救援人员的指挥,实行紧急避险。

关于我们 | 企业历程 | 工程案例 | 售后服务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电话:010-56526048 56526012 56526050 手机/微信号:18211169763 QQ:3116259816
您是第1847628426位访客  备案号:京ICP备13005327号-2 北京毕思特联合科技有限公司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58号
Copyright Right 2004-2026 Powered By bestlh.com Inc